净网2019防诈骗我们有绝招

白癜风丸零售价格元 http://m.39.net/pf/a_6985659.html

现今,互联网已经成为我们学习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互联网为大家都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潜在的隐患。层出不穷的花式诈骗手段演绎着五彩缤纷的诈骗剧情,行骗手段更新太快,新的剧情不断上演。诈骗是一个必须细心防范的重中之重,我们应当如何预防诈骗,维护人身安全?

当遇到下面这些情况时

要警惕!!

1、冒充公检法进行诈骗

案例:宋某接到陌生电话称其信用卡在上海欠款。宋某否认后,接到一个自称公安的电话,称其卷入一起经济案件,并通过网络给她发了一份“逮捕令”。宋某于是按对方要求操作,先后被转走50余万元。

小贴士:警方不会通过电话做笔录,逮捕证由警方在逮捕现场出示,不会通过传真发放,更不会在网上查到。公检法机关不会通过电话要求当事人转账汇款。

2、冒充熟人诈骗

案例:李某接到陌生电话,对方直接叫出李某的名字并称是其朋友“张某”。次日,李某再次接到其电话称手头急需用钱。第二天,李某在银行给对方汇款4万元,之后很快就发现“张某”是冒充的。

小贴士:记住一条,不管谁借钱,尤其通过网络或者电话,一定要通过拨打对方常用号码或者视频聊天等方式,核实对方身份后再做决定。

3、高薪兼职、找工作诈骗

案例:李某通过某网络招聘平台找工作,拿到一家公司的Offer。不久后,李某发现被骗入传销组织。事后查明,该公司是一家“李鬼”公司,打着招聘的名义通过网络招聘平台将人骗入传销组织。

小贴士:找兼职、工作的过程中,“高佣金”、“先垫付”这些词是诈骗的高频词汇,若招聘方没有留下固定电话和办公地址,更需警惕。此外,过急的心态容易被对方利用,事先最好先查证对方的资料。

4、利用伪基站实施诈骗

案例:某市一居民收到一条号码显示为“”发来的话费充值短信,他点击链接充值元并填写身份信息。随后,他收到短信验证码并输入,但显示充值失败。很快,他收到银行扣款通知,银行卡被扣款元。

小贴士:一般情况下,如果你没在银行、通信营业厅办理相关业务,却收到“银行卡密码升级”、“积分兑换”、“中奖”等含有链接的短信,都要谨慎,不要点开不明链接。

5、谎称网购平台诈骗

案例:郝某花29元在网购平台买了一个手机支架。几日后,他接到自称“XX客服”的电话,电话称因工作人员失误,将郝某加入到“钻石会员”,如不取消,每月会自动扣款。郝某配合“客服”操作,被骗走12万余元。

小贴士:在网购的过程中,卖家与买家的交易行为仅在平台上进行,若对方有超越平台边界的行为,那么买家则有权要求其自证“清白”。

6、引诱裸聊敲诈勒索

案例:于某通过聊天软件认识刘某,于某提出如与其裸聊就给刘某一万元钱,并用软件制作了向刘某转账的单据照片。刘某同意后,于某将裸聊过程录了下来,以此威胁刘某。

小贴士:网络上与陌生人进行交流时,对于对方提出的过分要求,应直接拒绝,陌生人在交流的过程中,应树立边界意识,保有最基本的界限。

7、考试诈骗

案例:高考前,有人在QQ群中售卖屏蔽器、放射器、“橡皮擦接收器”等考试作弊器材。经侦查,警方抓获3名涉嫌销售考试作弊器材及从事贩卖“高考试题”诈骗活动的犯罪嫌疑人。

小贴士:在考试的过程中,漏题、改分等行为本身就是非法的,即便抱有侥幸得到了高分,也会有“东窗事发”的一天,所以大家还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吧。

8、校园贷诈骗

案例:邓某等人向大学生放贷,每笔元,签订合同后,又以各种名义扣费,学生实际所得很少。邓某又故意制造借款人违约,通知发生逾期,要求大学生一次性还清本金、利息、违约金、催收费等计10元至元。若不还钱,就对其采取骚扰、威胁、非法拘禁等手段。

小贴士:学生申请借款或分期购物时,要衡量自己是否具备还款能力。对于关乎自身信息、财产安全的事,要多方求证,不要轻易透露个人信息。发现危险,及时报警。

9、投资返利诈骗

案例:杨女士经朋友介绍,了解到一个“境外投资项目”。她通过朋友添加“项目客服”为好友,并提供隐私信息,将元转入“客服”指定的账户。前两天每天都会准时收到一笔返利,第三天却被对方拉黑。

小贴士:投资本身便具备着极大的风险性,对于那些号称“低投入、高收益、无风险”的投资理财项目,一般情况下都需要提高警惕,切勿盲目追求高息回报。

10、保健品购物诈骗

案例:70岁的刘某接到一个“保健专家”的电话,经忽悠,刘某买了一万多元的保健品。然而,对方又称只要购满50万元,即可获得补助款万元。当刘某真的购买了远超50万元的保健品后,那个从未谋面的专家再也联系不上了。

小贴士:一般在电话中自称“保健专家”的人基本上都可以判定为骗子,专家们不会通过陌生电话的形式去引诱你购买某款产品。遇到此类事件时,多问问身边的年轻人。

电信诈骗套路深,学好知识好防身

注意啦!临汾网警为你揭开诈骗的真面目

诈骗这些套路要了解

电话诈骗

1.冒充熟人虚构事实诈骗:骗子会冒充亲朋好友,以车祸、生病、违法需交纳罚款等为由实施诈骗。

2.冒充公、检、法等工作人员不法分子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以涉嫌犯罪等名义实施一系列诈骗行为。

3.中奖诈骗:嫌疑人拨打受害人手机,称其手机号在摇奖活动中中奖或某公司为祝贺新产品上市创办移动号码开彩,要通过银行转帐,受害人选择银行转帐后,告知其需交纳个人所得税、服务费和银行手续费等实施诈骗。

小贴士:

1.记住一条,不管谁借钱,尤其是通过网络或电话,一定要拨打对方常用的电话或视频,核实身份后再做决定。

2.公、检、法机关不会通过电话要求当事人转账汇款;警方不会通过电话做笔录。

3.记住一句话:“天上不会掉馅饼”。

短信诈骗

利用银行卡消费实施诈骗:不法分子通过手机短信提醒用户,称其银行卡在异地刷卡消费,如有疑问,可致电X号码。在用户回电后,其同伙假冒银行工作人员,利用受害人的恐慌心理,逐步将受害人引入转账陷阱,从而达到诈骗目的。

小贴士:

一般情况下,如果你没在银行、通信营业厅等办理相关业务,却收到“银行密码升级”“积分兑换”“中奖”等含有链接的短信,都要谨慎,不要点开不明链接。

网络诈骗

1.以提供博彩、股票资讯进行诈骗:嫌疑人以帮助选股票付酬劳、收益分成或帮受害人购买股票为由骗取受害人汇款。

2.发布虚假中奖信息诈骗:受害人上网时会显示QQ中奖或网络游戏中奖,要获得奖金必须先交纳手续费、个人所得税等名目,骗取受害人汇款。

3.在网络上引诱裸聊敲诈勒索、校园贷诈骗。

小贴士:

1.有关资金交易的事情最好亲力亲为,不要轻信虚假信息。

2.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过急的心态容易被对方利用,应事先查证信息的正确性。

3.网络上与人交流应树立边界意识,保有最基本的界限;对于学生申请借款时,应衡量自己是否有还款能力,不要轻易泄露个人信息。

层出不穷的诈骗手段

已经成为生活中的“常客”

“这辈子走过最长的路,就是套路”

该如何防骗,反套路

防骗招数指南

1.在思想上

许多人在思想认识上,就是喜欢贪图小便宜,所以,会在接收到这样的电信电话或者是短信的时候,就觉得自己是天大的幸运,被利益冲昏了头脑,自然就会上当受骗。因此,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金钱观,不要相信什么天上掉馄饨的好事。

2.身份信息防泄

当我们在ATM机上取钱后,一定要把小票拿好,别看一看就扔掉了,这会给一些电信诈骗者提供了相当好的条件。因此,在个人身份信息或者是家人信息的保密工作上,要做好,不要在取钱的时候相信外人,有事最好只求助银行工作人员的帮助。

3.核对真实信息

如果你在接到了电信的短信或者是电话要求转账时,记得,一定要仔细核对真实的信息。可以打电话给当事人,问到底有没有这回事。如果当事人的电话无法接通,则可以向当事人身边的人朋友或者是同事或者是其他的家人征求意见。

4.了解基本常识

电信、银行、公安系统的电话各自有自己的平台。骗子说你的账号涉及洗钱或者你的账号不安全,我要给你转到一个安全的账号,你要不信我给你转到公安局,转到银行,实际上不可能,因为各自是不同的系统、不同的平台,是不可能直接转过去的,所以千万不要相信他。

5.耐心辨别真伪

当一些有关部门要你的私人信息时,一定要注意,公检法执法期间要向群众了解情况的时候会当面询问当事人,会制作一些相关的谈话笔录,不会电话要求你把银行账号、密码告诉我,公安机关绝对不会这么做!

6.树立正确态度

遇到恐吓一类的电信信息或者是电话的话,不要惊慌,在个人没有做这些事情前,根本不必担心他们所谓的恐吓或者是法院的传票等。如果担心害怕的话,你就故意让对方向你提供证据,你把这些证据收集好,到相关的部门进行举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28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