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殿疯怎么走 http://weifang.dzwww.com/cj/201711/t20171127_16268082.htm
Q
我的孩子6岁,做作业时总是要求妈妈坐在旁边,并且每做好一道题就要问一下妈妈自己做得对不对,担心自己做错了,其实基本上都是正确的,写字时也是一样,总是认为自己写得不好,写了又擦,擦了又写,对自己不是很自信,请问这是心理上的原因吗?我们该怎么办?
A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一个6岁的孩子,在他熟悉的环境中玩玩具,会不会找妈妈求证玩法对不对呢?我想不会的,那是因为他已经相当地熟练自如,相当地自信。其次,玩本身并没有对错之分,无需求证。
6岁的孩子刚刚进入小学,他们要成作业,并且做对了才算数,这就好比他们开始面对自己手中的新玩具,并且是一个有着正确或错误之分的玩具,于是,孩子就会一边做一边求证。
这里的求证,不完全是指某道题解答得对与否,更具有心理上的意义,是一种渴望被肯定,渴望被表扬和鼓励的愿望。对于一个刚刚捧起书本的小学生来说,这种心理需求是自然而正常的。
另外,孩子总是擦掉重写,可以这样去理解:孩子想写得更好,但因为他年龄还小,对于字的框架结构尚不能把握,所以经常写得不如意,看不顺眼就重来;孩子渴望通过重写这样一种模式来追求完美,获得家长的肯定,在这里,涂抹动作意味着他在努力。
对以上现象的分析,我感到孩子身上有一股渴望向上的动力,有一定的自我约束力,这种内在发展的动力是需要格外保护和扶助的,当然也包括最好不对孩子说带有标签或定论的话,毕竟孩子才刚刚起步人生,自信心是需要逐渐培养的。
我们可以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留意增加这方面的锻炼,而不是告诉孩子他缺乏什么,哪方面不行,因为此时孩子的内心还没有形成完善的自我评价系统,他人的评价就是孩子的一面“镜子”,积极的、消极的评价都会投射给他们,对孩子日后自我概念的形成产生影响。
年幼的孩子格外依恋母亲,孩子经常无意识地要通过“好孩子”的行为来争取被爱、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2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