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理由期待更美好的发生教师张馨尹初见初一新生开学报到前几天,看着分班名单倒数第三行最右边的名字时,我愣住了……有个万同学,我听大学同学说过他——一个调皮捣蛋,非常排斥学校和教育的“问题学生”。我有点怯,同时开始思考教育策略,最终确定了教育方向:平等对待这类学生,暂时不强求成绩,坚决不放弃情感教育和人格培养。开学第一天,我在点名的时候,不动声色地抬头看了他一眼,皮肤白净,个子高挑,眼神灵活,喜欢左顾右盼。我让大家互相推举或者自荐担任班委会成员,有同学喊到了他的名字,我又一次看向他。只见他一副被吓到的样子,脸颊通红,连连摆手说:“不要不要”。我顺势问他:“既然有人推举你,证明你肯定有某些特长呀,为什么不愿意呢?”他用很小的声音回答我:“因为我做得不好。”短短的几句话,颠覆了我之前接完电话对他的想象,也让我更加坚定了不放弃这个学生的想法。于是,我笑着对他说:“一个人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是非常可贵的。所以我把你今天的拒绝,理解为你对自己有着更高的要求。我期待你在新的学校能有新的变化,我相信会有一天,你可以坦然地接受大家的推举和肯定!”坐下的他,坐得极为端正。波折几周以后,他渐渐开始暴露出之前存在的问题。上课不听课,揉小纸团扔同学;偷拿打火机课上烧纸;把桌布上的橡皮筋抽出来打前边的女同学;任课老师提醒他认真听课,他置若罔闻并且有点排斥……于是,我郑重地找他聊了一次。我从他第一天的表现说起,谈到了我对他的印象——一个聪明而且能做得更好的孩子。我告诉他:“你也想过要当一个老师信任同学喜欢的好学生吧?只是有时候你没有严格要求自己。”他点点头。我们一起明确了不符合学校要求和课堂规范的行为有哪些,他答应我会慢慢改正。结束了和他的聊天以后,我给他的家长打了电话。在这通电话中,我听到了一个强势父亲对于儿子的期待与失望,也感受到了万同学对于亲情的淡漠和逆反,我更感受到了我责任的重大。我说到了他身上的闪光点,聊到了我对他能够有所变化的信心。家长诚恳地向我道谢:“这三四年里,您是第一个夸我儿子的老师,谢谢您。既然您都相信我儿子,我们一定努力!”从那天起,每当他上课走神或者玩闹的时候,我总善意地提醒他要专注。我也及时与家长沟通,给予家庭教育方面的建议和指导。但是,改变自己并非易事。坚持了几周以后,我发现他开始频繁地分心、走神、不耐烦、顶撞老师……就在我还没来得及和他沟通的时候,更糟糕的事情发生了。因为一些琐碎的矛盾,他和另外一个男生动了手。即便到了我面前,俩人还脸红脖子粗地大眼瞪小眼。我刚刚开口问了一句:“为什么?”他就情绪激动地冲我吼到:“不用你管!”。我强忍着情绪处理完打架事件,就陷入了强烈的委屈和失落。然而冷静之后深思细想,我们要做的,就是天长日久地坚持,坚持用一颗心去触动另一颗心。改变十一月的某一天,我接到了万爸爸的电话。话筒那头的他感慨地说儿子变了。放学回家以后,开始主动与家人分享学校和班级的动态了。实际上他不仅仅是在家里变了,在班级里也是。他主动来找我说,想要当班干部。成为班里的安全委员以后,每天认真检查班级公物。课间聊天的时候我随口说了一句:“二班同学说拿橡皮擦白板上的污渍特别有效”。第二天早上我就看见他拿着一块新橡皮在擦白板。再到后来,他和我们班的班长、语文课代表、还有成绩第一的同学一起准备了诗歌朗诵的比赛,还取得了不错的名次……圣诞节那天,他很扭捏地托我们班一个女生给我送来一盒德芙巧克力。语文课前,我拿着那盒巧克力走进教室,把它们分给班里的学生。我告诉孩子们:“这盒巧克力让我很高兴,但是最让我高兴的,是送巧克力的同学入学以来的可喜变化。”我看见他不好意思地低着头,嘴角上翘……我喜欢我的职业,我喜欢用我的热情和爱心,去摇动那一棵树,去推动那一朵云,去带着那一颗种子到适合的土壤。然后触动他的灵魂,陪伴他,鼓励他。等他推开石块,冲破黑暗,终有一天破土而出。而外面,阳光正好!亦师亦友爱心呵护教师郑珊周同学,自从进校以来,一直与其他学生格格不入,瘦高的身体,邋遢的着装,大冬天就穿着一双外露大拇指的单鞋,身上永远散发着一股难闻的气味。我经常提醒孩子注意个人卫生和着装,回家洗头洗脚,洗衣服,并且定期的提醒他理发。直到初二第一学期,有一次孩子没有上学并且多次联系家长无果,处于担心,我按照登记的地址找到他们家,瞬间被眼前的一切震惊到了,这个家根本不能称为家,一间破旧的小车棚,窗户上没有玻璃,一张床,床上摆着两床脏的发亮的被子,一张破桌子上凌乱地摆着各式各样的杂物,孩子在床上躺着。看着这一幕,我强忍住泪水。孩子称他母亲已经两天没回家了,出门前只给了五块钱,家里只有一把钥匙,他担心母亲回家进不了门,所以他没有上学,一直在等母亲回来。我先领孩子吃饭,吃完饭让他在门房待着,接着开始想办法联系孩子的母亲,最后联系到了他姥姥舅舅并询问孩子母亲,但他们一听是在找孩子的母亲都用很恶劣的口气回应我说不知道,她的死活都跟他们没关系……周同学是个自尊心很强的孩子,他不愿让任何人知道他的家庭情况,更不愿让任何人同情他。在此后的日子里,首先,我尽我所能给予他物质上的帮助,但又怕触碰他的自尊心,所以经常以奖励的方式给予他帮助;其次,这种家庭长大的孩子,他心理多少存在一些不足,所以通过谈话打开他的心门,让他学会倾诉,找出自己优于别人的地方,告诉别人“我也行”,让他与其他同学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最终孩子以分的成绩考入外国语高级中学,上高中后,我经常与他联系,在生活上继续给与他力所能及的帮助。祝福孩子,相信他以后会越来越好。苏霍姆林斯基说:“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地幼小心灵”。保护学生,爱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发自内心的爱。每个孩子都是天使,都应该被爱。来自社会的爱,来自父母的爱,来自亲戚朋友的爱,来自老师的爱。但是总有一部分孩子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样得到应有的关爱,在缺失爱的环境下成长,他们的性格变得怪异,与同龄人显得格格不入。作为老师,要用尊重、信任、体贴、关怀去唤起孩子对生命的热爱,看到人世间的美好。等待一颗糖的甜蜜漾满心田教师王丽莉他,叫景益,与他的第一次见面,是在我给新生报到注册的那一天。当时他母亲带着他来注册,孩子母亲对其毫不顾忌的揭短让我记忆犹新。“王老师,景益的语文成绩最差,上小学时,总被罚站,三天两头请家长……不好意思,以后给您添麻烦了。”妈妈坦诚之际,只见孩子,站在一旁,低着头,一脸羞赧。从这个早晨开始,我眼前的景益就已隐隐约约地戴上了一顶学困生的帽子。和孩子们打了十余年的交道,谈到学生,我还是会在不经意间时常想起在我教师生涯第一年碰到的这个大“难”孩。从那天起,我和孩子的初中生活就此拉开了序幕。被孩子的妈妈言中了,景益不管是字词作业,还是作文,总是出现各种问题:拼音出错频繁,错别字多,让人头疼心烦。补差还是放弃?我困惑了许久。抓抓他吧,得从拼音开始;放弃吧,又不忍心,毕竟眼前这个憨憨的大男孩除了语文一科基础薄弱外,没有其他的坏毛病,不招人讨厌。之后的日子,我就凭着老师的良知,借着批阅作业的机会给他讲解,一天拉着一天扯着,疲惫地过着初一的日子。记得第一次作文,他的一篇字的文章中竟能有十几处错别字。可更让我惊讶的是孩子的作文错别字虽多,但材料有新意,感情挺真实,而且书写一笔一画规范、端正,我返回到封面,把姓名栏看了又看,怎么也不太相信这书写是出自学困生之手。透过这些方块字我恍惚看到了一颗积极努力、不甘人后的心。于是我写下了评语:从你的作文中可以看出你储存了不少汉字的同音字,如若今后在写作文时你能勤翻字典,细心辨别,相信你的作文会更完美,得分会更高!加油!大男孩,你很棒!老师期待更好的你!下午我刚进班,他就兴冲冲地迎面而来,递给我一份作文,“王老师,你看看,行吗?”面前这个孩子的举动让我不知所措。“这是什么?”我问道。“老师,我改了改,又写了一篇,你看看,行吗?”孩子怯懦地说。“这么勤奋?”我很是疑惑,应声收下了。我没想到,他会花一个中午的时间,第二次来写这篇作文!而且不是局部修改增删,是重新写成的新作。文中也只有零零星星涂改过几次的错别字。从此以后,孩子每周都会主动给我送来一篇习作。不管是在上课,还是课后写作业,都异常积极。每天上完课,他总会在课间第一个跑来找我,站在我身旁,战战兢兢地说:“王老师,你能先改一下我的作业吗?”三周后的一天,他的一篇作文《我的语文老师》,令我陷入了沉思:“王老师说过‘你真棒!期待你更好的表现’,这句话总能让我在学习语文时气力十足。每一次作业、作文,我最期待的就是看到王老师的批语。这句话像有魔法似的让我不再惧怕语文。”那一刻,我目瞪口呆。随之而来的是思虑的郁结和深深的反思。一次并不刻意的批语,就能让孩子肯花心思如此认真!一句平常的言语,就点燃了他心中的一团火!一段不经意的批语竟有如此神力,唤起了他的学习动力。真没想到,这句鼓励,竟颠覆了我对“学困生”陈旧的认识及单一落后的评价。从那一刻开始,我开始真正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60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