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需要多久能治好 https://baidianfeng.39.net/a_cjzz/230708/14368452.html一
读高中的时候,曾经背过成语词典,走路、吃饭、入厕之时,都在背诵,完全沉浸在成语世界里。成语实在是太美了,如果在一篇文章里不使用几个精准精彩的成语,你简直都不好意思说自己会写文章。
从初中阶段开始,我的作文里,经常会出现连串不常用的成语,惊诧了一众老师和同学,在当时,这就算很FASHION很有学问了。
如果要感谢一个人,那个人一定是韩非(公元前~公元前年),战国末期的著名思想家。
为什么?
因为以下成语都是他创造的——吹毛求疵、负薪救火、病入骨髓、兵不厌诈、长袖善舞、路不拾遗、故弄玄虚、孤掌难鸣、滥竽充数、老马识途、守株待兔……实在是太多太多,几乎都背不过来了。
当他还是一个小奶狗的时候,就很乐于创造成语,等稍年长些,韩大哥就更喜欢从世界万象中提炼成语了,很多都是他在深更半夜悟出来的。这些成语,或讲述一个深刻的故事,或描述一个社会现象,或展现人们的种种心态,简直是活生生的历史。
这些成语,映射着他独到的观察力,隐藏着他巨大的智慧。
他是当之无愧的成语王子。
二当大家在一起聊天的时候,韩大哥很容易被辨认出来,因为他口吃比较明显(英文Stuttering)。
医学上,口吃是一种非常复杂的语言失调症,表现为言语频繁地与正常流利的人在频率和强度上不同,且非自愿地重复、停顿、拖长。
据说,在世界人口中,1%-2%患有口吃,韩非的思维速度远快于语言,典型的“口吃男神”。虽然没有数据统计,但口吃的人,多内秀善良。小的时候,韩非经常被父母逼着尝试发音法、呼吸法、森田疗法、药物疗法、沉默疗法进行矫正,均不奏效。
口吃其实是可逆的,古雅典卓越政治家德摩斯梯尼,年轻时就严重口吃,这与他的人生目标——做一名政治家、演说家严重冲突,于是他经常嘴含石子练习朗诵,一面攀登陡坡,一面吟诗,后来果然成为当时最著名的演讲家。
如果你认为韩非只是一个舞文弄墨的人,那你就错了。
他还是一个思维超前的制度设计师和社会观察家。除了写成语,他苦心钻研统治术与帝王学,成就斐然。著名的作品《韩非子》,影响后世两千多年,共收入他的文章55篇,共计15万字。这本书不是写给一般人看的,它的读者寥寥无几,却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权力,因为他们不是天子,就是诸侯。
韩非最著名的粉丝,名叫嬴政。
三公元前年的一个深夜,齐国国都临淄,两位学生点着蜡烛上晚自习。
“阿非,老师白天讲了那么多,太深奥了,你听得懂不?”个子稍高的同学问。
“李斯兄弟,我告诉你、你一个秘密,"阿非(即韩非)说,“老师的讲、讲稿,是我写的。”说完,他害羞地低下了头。
“看不出来啊,你平常不哼不哈的,还有这水平。”李斯惊讶道。
这已经是韩非和李斯这届学生的第二个冬天,他们一个来自韩国,一个来自楚国,他们共同的导师正是“怼神”荀况,后世尊称为荀子。
说荀子是怼神,他绝对当之无愧。所谓“怼”,即有水平地尬聊,奚落他人于无形。看过《吐槽大会》的人应该知道,怼是需要水平的,怼得好,别人不仅不恨你,还会爱你。因为怼人使人进步,一个老师如果不怼他的学生,他肯定是失职的、失败的。当你身边一团和气,所有人都说你好话的时候,你就要小心了,这就是很致命的“舒适区"。等有一天,你终于意识到,自己原来有那么多缺点,那么多不足,估计你留在世界上的时间也不多了,不再有机会纠正,差不多成了一个废人。
一个爱怼人,一个却口吃,荀老师跟韩非同学是如何和平共处的呢?
记住一句话,差异即和谐。
当时去找荀子学习帝王术的人,共有来自多个国家的多名学生,他们中有公费生,有自费生,有定向委培生。从生源看也有点良莠不齐,他们中有贵族,有读书人,有公务员(比如李斯),还有许多来历不明的人(不排除乞丐、小偷、专业表演胸口碎大石的,还有混黑社会的)。但王子,只有韩非一个(韩国国力很弱,王子不王子的,也就那么回事)。
在当时的乱世之下,各国杀人如麻,权斗无时不在,能保命已是收支平衡,如果还能填饱肚子,那就是赚到了。求学于荀子的人,说好听点,都是有理想的人,希望拯救天下于水火;说难听点,他们在自己的国家也是混不下去了,投点资学点帝王术,总是不差的,万一被哪个国君诸侯看上了呢?
在这群学生里,荀老师最看好的就是李斯和韩非。
经过严苛训练,班上几乎所有的同学都口若悬河,可以像于丹老师那样,说三个小时一句话都不重复,毕竟这是混饭吃的基本手艺。
在这方面,韩非同学的优势很不明显,经常被人欺负嘲笑,这激发了荀老师的爱怜之心。
四韩非的文章实在写得太棒了,他的思维完全与荀子的主张一致,属于“法家”,认为“人性本恶"。
荀子是儒家的异类。简单地说,儒家一直以来认为天下治理要靠仁,靠王道;而荀子认为要靠法,靠霸道。在与学生们的接触中,他发现最适合传承自己的,只有韩非一人。
韩非的思想深度和理论高度完全不是其他人能比拟,与其说自己跟他是师徒关系,还不如说,他们在互相成就,教学相长。
韩非坚定地认为,君王应该凭借权力、威势以及一整套驾驭臣下的权术,保证法令的贯彻、施行统一,以巩固君主地位。荀子完全同意这种观点,同时主张治国以刑罚、奖赏为基本手段。
“天下之道,归属于君。”对韩非这样的年轻人,他经常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进行褒奖。
这个“怼神”,经常怼得很多同学哭,在面对韩非的那个时刻,却出奇的温和。
当时荀子已是暮年,最美不过夕阳红,他温馨又从容。
五
不久,唱着“同桌的你”,韩非李斯们迎来了毕业季。
“你还记得我借你的半块橡皮吗?”李斯在毕业酒会上喝得满脸通红,一个劲儿地问韩非。
“你、你、你居然还记得,”韩非说,“后来忘记还了,再、再、再后来就用完了。”
“唉,时间就像橡皮擦,越用越少。”李斯叹息说,“听说你要回韩国?”
“是、是的,那是我的祖国,我、我想让它强大起来!”
“韩国不成,你还不如往东再往东,去一个叫高丽的地方。那儿的人整天思密达,思密达,他们正在大规模招人。"
“不、不去,我娘还在家等我哩。”
“有机会去秦国找我,最多不出5年,我会是秦国的SPUERSTAR。”
就这样,李斯去了方兴未艾的秦国,而韩非回到了自己的祖国(韩国领土主要在今天的山西和河南一带)。
在韩非内心,他特别希望自己能学以致用,真正帮韩国强大起来。只是可惜日趋衰落的韩国,并没有自我振兴的打算。客观上说,韩国也曾牛气哄哄,该国工匠经多年钻研,生产出了战国时代最著名的冷兵器“弩”,拥有国际专利验证。
那时候还没有毒气弹和核武器,也没有不厚道的网络黑客攻击。在战场上,各国士兵最怕的就是韩国的弩。所谓“天下之强弓劲弩,皆从韩出”,韩国的弩能射米之外(“远者括蔽洞胸,近者镝弇心”),意思是在很远的地方发射,也能扎你个透心凉。
除此以外,韩国的剑也异常锋利。有人形容说,“陆断牛马,水截鹄雁”“当敌则斩坚甲铁幕",这里就不翻译了,总之他们武器的杀伤力,很令人胆寒。
可惜,那都是一百多年前的事了。当时韩昭侯在位,他用法家的申不害为相,内政修明,一时竟成小康之治。
六知名爱国人士韩非在家里如坐针毡,眼看形势一天天于韩国不利,自己一身学识,却无人过问。韩王曾在宫殿听过他的几次陈述,一直在摇头。
“你太理想化了。”韩王眼睛微闭,并不正眼看他,说道,“能把现在的生活过好就不错了,哪敢夺取什么天下。”
回到家,韩非不由落泪,他像往常一样开始醉心写作。在日记中,他痛心疾首地写道,“现在的国君,根本不依靠严明法令来治理国家,也不懂用强大王权驾驭大臣,更不致力于富国强兵来吸引四方贤才,反而天天和只会说空话、不会做实事的人在一起,"他擦了把泪,继续写道,“那些奋勇杀敌立下大功的人,在地位上反而比不上那些巧舌如簧之徒,国家怎么能好起来呢?”
朽木不可雕,韩国看来是没有希望了。而他自己,慢慢成了一件漂亮的永远没有人穿的衣服……他将自己的观察和愤懑全付诸笔端,在马车上写,在游船上写,在酒铺里写,就连恋爱的间隙也写,不知不觉写了10多万字。这些书写于平凡的生活,又充分考察人类历史发展的变化得失,可谓既有高度,又接地气。
很多读书人爱在朋友圈转发韩非的文章,不久文章被一位最著名的网民看见了,他就是天下终极大BOSS、当时还非常年轻的嬴政。
读罢《孤愤》《说难》两篇文章,嬴政惊讶地跳了起来,由衷地赞叹:“我的神,见解真是太深刻了,如果让我亲眼看到写文章的人,我就是马上死掉,也心甘情愿。”
“这些文章都是我的老同学韩非写的,”李斯在一旁接话说,“他很有才气,我还借过他半块橡皮。”
“好在目前他很不得志,不然其他国家就危险了。”他咽了口唾沫又说。
踌躇满志的嬴政有一个小目标,那就是统一天下。只是那个时候,秦国在实力上没有明显超出其他国家,胆子也不够肥,所以不太好意思当众说。但他明白,要统一天下,必须要有一个伟大的思想理论体系,来指引秦国的谋士和勇士。这个体系,必须稳定、科学、完备,同时还要与时势紧密结合。
韩非简直就是老天爷为秦国量身定做的制度设计师。
一瞬间,嬴政的脑子里像在放焰火——一个空前强大的国家,即将出现在地表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