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家长群,在讨厌孩子厌学的情况,大部分孩子回家都有向父母说,比较不喜欢语文老师,即班主任老师。
不止随意占用体育老师的课,还占用别的休息时间,而且打消孩子积极性,经常批评孩子,有时候甚至会触碰孩子的身体,当然也不会真的去打孩子。
孩子可能会觉得自己身体遭受侵犯的感觉,而作为父母心疼孩子,但作为老师,也恨铁不成钢,可如果去平衡这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大问题。
作为家长如何去帮助孩子调整状态,这是很重要的,先要明白以下几点:
首先,环境是会影响人的。
大部分小孩子都对严格的老师有惧怕心理,当同学之间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大家会有同样的感受。
比如老师在他们眼里过分严厉,尤其是当孩子在这个方面遇到挫折的时候,这种从众心理会非常的严重。
作为家长,只能积极地去引导,而且告诉孩子不要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判断,任何事情都有好的与不好的一面,就看你如何去看待和取舍。
儿子从二年级,孩子成绩一直下降,厌学,被各科老师说,上课不专心,分神,做小动作,因为不只是语文老师说,数学老师也说过,所以这不全是老师的问题,自身确实有这些毛病,书写差,乱,这个事实,儿子应该改。
其次,孩子要学会在各种环境中,找到肯定自己,给自己内心的满足,和价值感的方式。
毕竟我们不能帮孩子去过他的人生,我们能做的是引导他,遇到事情如何面对,我认为这点非常的重要,毕竟遇到问题最直接的办法是解决问题,而找到问题本身最主要的原因才是根本。
再者,孩子的自我肯定很重要
孩子有时候没自信,最主要的不是环境的影响,而是自我的放弃。
我小的时候遭受老师的非人待遇,这点我还是很有发言权的,因为老师我家长之间的矛盾,这个扯得有点远,姐姐在我所在老师手上念书,全班第一,然后毕业考试去了另外的城镇,我父母就没交那30元考试费,老师耿耿于怀。
有天去晚了,被罚站一上去,没去教室,下去就不敢去了,又怕被父母骂,躲山上等孩子放学,自己又背着书包回家。
但后来实在是怕,还是告诉了父母,找了校长,才解决此事。
但往后的6年,他依旧不喜欢我,找到机会就惩罚我,犹豫想到自己的家庭环境,不愿意再给父母找麻烦。
后面慢慢地学会了坚强,不再任意随他摆布,他说的错,我犯了,我认,没犯我不认,我也是这么给孩子分享的,当老师批评你的时候,你不要只想着老师不喜欢你,先想想自己是否真的有这些问题,有则改之,若无则无需庸人自扰。
那么,如何为孩子建造心房,抵御外界的侵扰呢?
这便不得不说,父母对孩子的爱了,这里的爱,与溺爱无关。
所有的父母都希望孩子成才,但人中龙凤,也要看你看的角度,有时候与分数无关。
孩子不一定要每次都考很高的分数,但积极向上,乐观是必不可少的,在父母面前少许调皮还是要允许的,父母的爱,大于一切。
这是他们今后人生路上力量的源泉,遇到孩子犯错(做出你认为不可容忍的事)时,请先听他解释,虽然我也经常控制不住,有时候觉得作为母亲,不合格。
但倾听和给孩子讲道理,比打骂批评更有效,因为一切为爱而付出的努力,比任何时候都要强大,这点我也深有体会。(但孩子犯决定性错误,严厉批评必不可少,尤其是在第一次发现的时候)。
这里举个儿子的例子,一年级的时候,他和一群同学跑5楼的空教室去钻门洞,后来被老师发现,被拍了视频,那一次,我没打他,他以为我要打他的,我说,你去钻门,被老师发现,老师让赔钱,请问你用什么去赔?
你已经大了,自己做的事要自己学会承担责任,这个时候,我顺便问了一下他把自己的过年红包拿哪里去了,他看我没准备打他,才告诉我之前问了好久没问出来的事实。
之前跟我说放老家了,实际被他悄悄拿去买了奥特曼卡片,买了两次,花了,这时候,我问他,你可以把奥特曼卡片,拿去赔门的钱吗?他摇头。
我说,你现在知道妈妈为何叫你不要乱花钱,你的压岁钱是要用来应急的了吗?他点点头,从此再也没有随便悄悄拿钱去买东西,而且学会了买东西的时候,去计算价值,怎么花更多的钱,买到自己有用的东西。
之后学校6.1发的10元钱,他拿去买了胶水,橡皮擦,还有一个什么东西,我忘记了,还剩了一元钱。
他说他要去花钱买东西,我一下就同意了,他买了东西回来,他爸还在批评他买胶水干啥,不干胶水,家里有。
但我认为这是他在学习和探索的一个过程,这个现象很好,父母肯定他的价值观,适当引导他,让他学会独立自主,什么该做不该做,让他慢慢地自己去判断,我觉得比好的分数更重要。
父母给孩子最大的财富是储存爱
每个孩子天赋不一样,这个我们必须要承认,发现孩子的优点和亮点,肯定他,鼓励他,让他学会自我肯定。
在成长的过程中,无论是小孩,还是父母,都会因为一些原因而受伤,沮丧,甚至自己的情绪一度朝不好的方向发展,孩子也一样。
在这个过程中,如果父母不能发现他们的消极心理,不积极影响,不让消极心理扩散,就会击溃孩子整个心房,让孩子一直处于消极状态,然后根深蒂固,已发不可收拾,再也难以重建爱的心房。
为何说要给孩子“存爱”?
因为孩子的童年是支撑他今后人生最重要的部分,很多小时候在童年受伤的孩子,会用一辈子去治愈童年,这点心理学家早已经证实了其严重性。
所以,趁着孩子还小,多给孩子的心房里,存些爱。
因为当孩子越来越大,也就越独立,孩子从生下来就是在为自己离开父母,独自生活做准备。
父母要适应这个过程,在仅有的童年生活里,孩子与父母的链接最为亲密,这个时候,如果给孩子多存些爱,这些爱足以支撑他们面对今后所遇到的所有的困难。不要小瞧这一举动,我深有体会。
在小时候,父母常吵架,父亲很少管我们姊妹三个,但母亲的爱,一直围绕在我的周围,而我也因为母亲的爱,而慢慢地学会强大自己,让我有保护她的能力,所以,我一直在拼命让自己成长,强大自我的内心,自我肯定,虽然我的缺点和问题也很多,但人无完人。
大千世界再繁华,与我何干?
我们想要的不过是自己那一方乐得自在的天地罢了,爱才是为在浮华世界找到自我的动力和根本所在。
我们只不过想更好地去保护自己爱的人,用更好的方式去守护他们。这些爱支撑和治愈了我很多次受伤,又想要放弃的念头。
父母给孩子存爱,不用太刻意,用心去爱他,做到真正的心灵沟通,让彼此感受最真挚的爱。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个确实是这样的,无论人生道理,还是学会爱的能力,父母都是最好的人生导师,这点老师替代不了。
给孩子存爱,学会自愈的能力,这点很重要。
所以,在今后的人生中,若他遇到挫折,就会懂得如何去肯定自己,受伤了也懂得如何与自己和解,这个过程是一个自愈的过程,有些东西毕竟外力的帮助有限,还得自己激发爱的包容与温暖,让他感受到这个世界的美好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