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一天天长大,总是要尝试各种新东西,比如捏个橡皮泥什么的。
妈妈们都是怎样陪娃玩橡皮泥的呢?
方法不外乎有两种:一种是照着橡皮泥成品,一点一点学着捏。另一种是买来各种模具,把橡皮泥变换多种形状。
照着捏,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还是蛮大的。
用模具,玩了不到半小时,宝宝就开始厌倦了:哼,没意思。
那么,小小的橡皮泥到底如何才能玩出新花样?
1.认数字
对于宝宝而言,学习数学一定要从认识数字和学会数数起步。
爸爸妈妈们可以用橡皮泥搓成一个长条,就代表着数字“1”。再捏出相应数量的小球,放在框框里和大树上,代表“1”的数量。
按照纸上的数字,捏出相应的数字形状,有心的妈妈还可以借机告诉宝宝们数字的书写顺序。捏出相应数量的小球(或其他形状)放在框里,代表着5是由5个1相加,8是由8个1相加。
让宝宝更科学、更轻松地认知数字。
2.学字母
英语启蒙这个事,别人家的宝宝很早就开始了,你家的也该重视起来了。
学习字母是启蒙的第一步。借助橡皮泥,让宝宝边捏边学ABC,一举两得。
26个字母,用纸张(最好是铜版纸)打印出来,让宝贝们“一笔一画”地玩,把26个字母全捏一遍,还怕学不会吗?
此外,类似于这种的字母素材,旁边还带有英文单词。A对应“airplane”,B对应“bear”,C对应“car”,顺带着连单词都学了。
3.认识时间
宝宝没有时间概念,不认识手表怎么办?
除了拿真实的手表、时钟,慢慢地教宝宝,橡皮泥也能帮你忙。
可以选择两种颜色的橡皮泥,一种颜色捏成时针的长条,另一种则捏成分针的长条,宝宝亲手调整时针、分针,认识时间是不是更加容易轻松一些?
4.做美食
过家家的游戏,宝宝一定不陌生,甚至还有些宝宝非常喜欢玩。
毫不夸张地说,家里或多或少都摆放着一些“小厨具”,时不时就在家里上演着做饭的戏码。
面对着这种小主,妈妈们可以利用橡皮泥,带娃经历一次“美食之旅”,在餐盘上(假的)把宝宝爱吃食物捏出来!
可以让宝宝充分发挥想象力,也许TA捏得面条不像面条,饺子不像饺子。
但是没关系,本来就是个脑洞的过程嘛,宝宝觉得像,就好啦。
捏完主食,再来个饭后甜点,蛋糕、甜甜圈、曲奇饼干走起来。
5.宝宝小花园
平时带宝宝出门,总是会接触到大自然的花花草草,小家伙欢喜的很呢!
回家之后,也别把这份回忆丢了,可以让TA从大自然里获得创作灵感,完成一幅橡皮泥画。
想想看,给宝宝三个小花盆,TA可以用橡皮泥“种”出什么花?
也许作品真的会惊艳到爸爸妈妈哦。
如果,再给宝宝一个树干,又能装饰成什么样子呢?
橡皮泥还不够装饰?妈妈们可以上网淘一些小贴片,小珠珠等装饰,贴在橡皮泥上面,这样一来,朴素的橡皮泥画也变得闪闪发光了。(如果宝宝年龄较小,就不太适合小贴片、小珠珠等装饰,毕竟存在安全隐患。)
6.想象怪兽
做爸妈的,别觉得宝宝年龄小就没有创造力。其实,给他们一个简单的小建议,他们就能用小脑袋想出无数个天马行空的好点子。
妈妈只需要给宝宝准备一个小怪兽模型,再加一点小装饰物就好,至于眼睛、耳朵、鼻子、嘴巴等,就让TA尽情开发吧!
7.小达人
再来一发人偶造型玩法说明。
用橡皮泥捏玩偶,可以锻炼宝宝的动手能力,甚至还能让TA的搭配功底更加深厚呢。
先看看五官,宝宝想怎么捏?写实派、抽象派,没准就是下一个达芬奇、毕加索、梵高……
画风清奇的人物特写,确实有一丢丢大师的味道。
再从人物肖像升级一下,用橡皮泥做一个全家福,把爸爸妈妈、奶奶爷爷、弟弟妹妹都捏出来,也蛮有纪念意义。对于已经上幼儿园的宝贝,这种作品还可以拿去跟小伙伴们炫耀一下咧。
挑战了五官肖像、半身照等制作,是时候来一个完整的全身人偶了。
捏完人脸后,爸爸妈妈可以鼓励宝宝,大胆地挑战一下发型、服装、配饰。
如果想要尽善尽美,可以更多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8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