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虎妈(文章原创,版权归本人所有,欢迎宝爸宝妈们转发分享)朋友家的弟弟今年四岁,表达能力非常弱,说话还常常结巴,有一次我去朋友家玩,看见小弟弟出来开门,他对我们结结巴巴地说:“姐姐,欢迎,妈妈。”当时我和我的朋友面面相觑,直到进门后才反应过来,原来小弟弟想说:“欢迎姐姐,妈妈在家里等你们呢!”常言道,沟通是人与人之间的桥梁,可见这个小孩的沟通能力有多么欠缺。这样的事情在一个四岁的孩子身上发生是非常正常的,孩子的思维正在发展当中,此时是父母最应当发挥作用的时期,正如人们常说的,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父母常用的3种语言句式,对儿童有什么不同的影响?1、命令型如果细心留意不难发现,其实大部分家庭的家长都很爱用祈使句和自己的孩子讲话,比如说,“去把地拖了!”“马上写完作业!”,但实际上,祈使句是不是最好的沟通交流方式呢?当家长用祈使句对孩子讲话时,孩子会有什么情绪或者反应呢?事实证明,这样的命令语气往往不能达到家长们想要的结果,适得其反,祈使句带给孩子负面情绪。从而孩子给家长的反馈也是负面的,引起双方争吵不说,严重时,可能导致孩子心理健康受到伤害。2、冷漠型很多家长下班回家会习惯性的将职场上的沟通方式和规则不自觉地运用到孩子身上,这样的沟通方式常常带给孩子冷冰冰的感受,常常不能有效沟通促进彼此感情,相反,可能使孩子变得冷漠、过于成熟。3、开放型有智慧的家长懂得用开放性语言与孩子交流,多用问句聊天,比如说,“这个橡皮擦是哪来的呀?”,多观察孩子的细节,恰到好处的问句会打开孩子的话匣子,逐渐让沟通变得流畅、自然,并促进家庭关系和睦发展。孩子从父母的正确对话中,学到什么?3个能力很重要1、自我语言描述能力父母与孩子的对话,更多的是父母在向孩子传递信息,这时父母就应该多传达正能量有意义的信息,多和孩子交流,锻炼孩子的表达能力的同时又丰富了孩子的精神世界,一举两得,对孩子的身心发展都有重要作用。2、将抽象物体具象化的能力孩子的语言表达的提升,不仅是为了更好的认识世界,更是要学会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从而清晰简要地表达出来,这样能力是需要锻炼和提炼地,比如说,常常与父母一起搭积木,玩乐高地孩子空间想象力往往更高。3、提高大脑认知水平的能力父母不仅要教会孩子认识这个世界,还要教会孩子更好认识这个世界,用更高级更生动的词汇来表达孩子的问题,让孩子学会更好地感知周围的世界,从而提升认知水平。父母语言的力量毋庸置疑,那么怎样才能让父母语言成为能够促进孩子大脑发育和智力提升的“有用语言”呢?父母一定要知道“3T原则”。什么是3T原则,如何运用3T原则?1、共情,站在孩子的角度上(Tunein)共情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5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