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美妈很帅
仔细观察你会发现,真正的学霸,不但会念书、很会玩,而且还过得非常轻松。因为他们知道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懂得把时间松开来,把所有精力用在刀口上。
上小学之后,父母看到孩子成绩平平会有失落感。小学就用学习成绩去衡量一个孩子是否优秀,未免太过武断了。
小学是打基础的阶段,这时成绩好,并代表他就是学霸。相反,那些小学阶段就具备以下3种特质的孩子,即便现在不是学霸,将来也能成为终身学习的学霸,进入社会后也能做出一番成就。
爱整理书桌
研究发现,人的专注力一旦被打断,想要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至少需要15分钟的时间。
举个例子。
孩子本来写字写得好好的,突然发现一个生字写丑了,想拿橡皮擦擦掉重新写,但是找了好久都没找到,这时原本紧绷的专注力一下就松垮了。
在这种混乱的状态下,不断分泌的皮质醇(压力激素),也让孩子感到焦虑,所以他需要更多的时间去梳理自己,才能回到专注的状态。
如果书桌井井有条,每种物品都有自己的固定位置,随手就能拿到自己需要的东西,学习起来就像流水一样顺畅,学习效率自然高。
试想一下,孩子学习2个小时,光找文具就找了4次,那他至少损失了1个小时。一天有多少小时给他浪费呢?
整理书桌就是整理头脑,爱整理书桌的孩子,自制力与注意力都不会差,学习的时候能快速拿取他需要的东西,能够立马重新进入专注状态。
爱把杂念写下来
有些孩子学习的时候,杂念会不知不觉浮现在脑海里,比如,“好久没吃炸云吞了,好想吃啊!”但因为种种原因,他得继续学习。然而这个杂念一旦闪现之后,就一直在脑海中盘旋,结果导致学习效率很低。
蔡戈尼克效应告诉我们,当一件事还没处理完的时候,我们就会处于紧张的状态,大脑就会一直记着它。
那到底该如何清除这些杂念呢?
方法很简单,就是把它写出来,放在书桌上,接着告诉自己,“在非学习时间我会去完成它的”,然后继续学习。这样可以继续保持专注的状态,哪怕后来脑中再次闪现相关的杂念,只要看一下“未完成清单”,你也会安心很多。
很多学霸都会把杂念写出来,写进日程表或任务清单,让自己专注眼前的学习,往后再逐一完成这些一度让他们分神的事项。
一个小学生如果知道把杂念写出来,能避免干扰,保持专注,那他上课的质量和学习的效率肯定比普通孩子高几个梯度。
这个习惯看似微不足道,但当时间拉长到5年、10年,人与人之间就会形成巨大的差距。所以不要小瞧爱把杂念写出来的孩子,哪怕现在成绩很一般!
爱早起学习
《巨人的工具》这本书研究了个成功人士,发现他们身上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习惯早起。
科比在退役之前,每天凌晨4点都会跑到球馆训练。
百事可乐CEO斯蒂夫.雷尼蒙德,每天5点起床,并在跑步机上跑6公里。
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每天凌晨4点起床,四十年雷打不动。
王健林每天凌晨4点开始一天的工作与生活……
为什么这些成功人士,都习惯早起学习、工作呢?因为早上大脑活力最高。睡眠的使命之一,就是让大脑在获得休息的同时整理巩固记忆。一夜酣睡之后,大脑状态极佳,工作效率非常高。
而且早上安静,不容易受到干扰,注意力最集中,思维的精准度也很高,孩子在这个时候学习更容易体验到深度学习带来的那种酣畅淋漓的感觉。
为什么学霸不讨厌学习,反而“贪婪”地学习各种知识与技能?
因为他们从小就体验了学习的乐趣。当孩子能够长年坚持早起学习,已经超越了90%的人了,因为他很自律,而且也享受学习,即便他现在成绩不突出,但是金子就是金子,终有一天会发光的。
每个人的花期都不同,有人早一点,有人晚一点,早的不见得就一定好过晚的。如果孩子小学阶段就有这三个特质,那就好好地鼓励孩子继续保持,长久坚持下去,孩子一定能够遇见闪闪发光的自己。
精力管理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