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最近朋友小林总是说到自家的大宝小东做事总是粗心大意,典型的一个粗心鬼。她说:考试的时候,小东总是看错小数点、看错数字、看漏题目,有时连答案都写错位置,导致每次考试的分数总是不理想。每次考试后一校对答案就老说自己是粗心,自己明明是会做的,就是不知道悉心地看好题目,做好了也不知道检查一遍。这我是知道,小东成绩总是不上不下,明明是挺聪明的一个孩子,粗心总是让孩子的成绩一直提不上来。小林叹了口气,又接着说:这个孩子,看起来聪明懂事,但是生活上也总是丢三落四,隔三差五地总是找不到东西,橡皮擦、铅笔、本子这些都不知道没了多少了。家里的钥匙也是经常忘记在家里面,每次都得赶回去给孩子开门或是送钥匙。自己的房间也是乱七八糟,校服、运动服和便服都乱放,到需要穿的时候又找不到了,真的是越长大就越不省心,这么粗心大意,以后还怎么自己出去读书生活呀?真是愁死我了······粗心其实是人们在生活学习中的一种常见现象,仿佛都成为了一种行为习惯,不仅仅是小孩子身上出现这样的问题,成年人也出现粗心大意的坏习惯,只是粗心的问题在小孩子身上表现得更加明显和突出。所以,我们经常见到很多像小林一样的父母,总是询问怎样才能让孩子不再那么粗心大意。每当父母翻开孩子的作业和试卷,看到孩子出错的地方总是简单的或是基本的知识,有时还是空着的。父母总是耐心地指出孩子存在的问题,甚至发脾气或是承接孩子,但是孩子总是当下就承认自己的错误,还保证说下次一定认真,不再粗心大意,可下次考试和作业还是出现了同样的问题,一点都没有改进的意思,这让父母都愁得不知怎样做了。但是我们如果简单地把上面这些过错都归结于粗心,那么就可能会掩盖真正的原因,也让孩子轻易原谅自己犯下的错误,忽视粗心大意背后实质的问题,无法采取相应的弥补措施。那么,粗心的背后掩藏着什么问题呢?这些问题有没有解决办法呢?一、粗心的表现和原因粗心看似简单,其中包含了不同的内涵,指的是理解和会做的事情,由于不仔细而造成差错,与不理解、不会做等造成的错误是不一样的。在学习方面则是表现为:看错题目中的符号或是数字,忘记写答案或是写错了符号等,写字笔顺不对,英语发音搞混等。在生活上的表现也是各种各样,例如房间总是乱七八糟,没有及时整理;写完作业不会收拾书包,总是忘记带东西;写作业、做试卷潦草马虎;用过的东西、看完的书总是随处乱放;忘记关灯、关掉水龙头等。粗心只是孩子存在问题的表现,那么导致孩子做事总是粗心大意的原因又有哪些呢?1、父母过分溺爱孩子,包办一切。父母总是说学习才是孩子最应该做的事情,所以把生活上或是学习上比较琐碎的事情都包揽了,很多问题都是父母发现了再让孩子去改正,没有让孩子自己去体验或是学习如何做,慢慢地孩子形成了对父母的依赖心理,认为父母总会帮自己找出错误的地方,自己不用过分地担心或是自己亲自去做。长此以往,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方面,孩子变得不怎么注重细节,做事总是马虎带过,养成了不良的生活和学习习惯,缺乏生活自理能力,也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2、父母做事也是马虎,没有良好的家庭氛围。中国青年报曾针对粗心父母这一话题对人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95.2%的受访者认为自己身边存在着粗心父母,65.0%的受访者认为存在着只玩手机而不顾孩子的手机家长。从这个调查结果看来,粗心父母的数量不在少数,家长应该敲响警钟,在教育和日常生活中,少一点粗心,多一点认真,避免因为自己的粗心,带出了马虎娃,给孩子造成危害。第一在孩子还没有自理能力的情况下,父母粗心的行为可能危及孩子的安全;第二,父母是孩子行为的榜样,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孩子的行为,容易养成粗心大意、丢三落四的不良习惯,从而影响孩子的学习习惯;最后,父母做事粗心大意马虎,这也就意味着家庭生活环境也是一团糟,这对于孩子的习惯养成也会造成不良影响。3、孩子专注力不够,做事没有条理。粗心和注意力有密切联系,专注力差会让孩子无法保持专注,对于信息的接收和处理会受到干扰,容易出现错误、遗漏等问题。同时,周边环境会对孩子造成一定的影响,让孩子无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把一件事情做好。孩子做事没有提前做好准备,没有做好相应的预备措施,做事没有计划和条理,在过程中总是容易出现错误。这也就是做事或是学习没有良好的习惯,做事没有按照步骤来、考试也总是跳着来等,导致容易粗心出错。二、如何改正孩子粗心的问题面对孩子的粗心,父母要多点耐心和理解,不要过分苛责孩子,出现语言暴力行为,避免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心,让孩子变得不自信。那么,对于孩子的粗心,父母应该如何采取行动呢?1、注意培养孩子的专注力。父母要注意锻炼孩子的注意力和记忆力,让孩子制定学习计划,做事情都提前列好清单,按照计划一步步慢慢来,不要心急,同时要做好复查工作,确认自己是否做好某件事情。可以让孩子养成记日记的习惯,让孩子学会记录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慢慢让孩子学会复盘工作,强化记忆,减少遗忘的次数。此外,父母也要注意营造适合孩子学习的环境,让孩子可以静下心来学习,避免周边环境影响孩子的专注。2、学会放手,让孩子亲自去做。父母应该要舍得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尝试、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让孩子学会如何去规划或是制定学习的计划,慢慢地孩子就会知道学习上和生活上需要注意哪些细节,可能出现什么问题,自己也要学着去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面对学习和生活上的难题,个人自理能力也会大大提升。引导孩子养成有序的生活和学习习惯。生活上,让孩子练习着收拾、保管自己的物品,确保房间的整洁;学习上,让孩子慢慢地形成当天的事情当天完成、学会自我检查、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等好习惯。3、父母要以身作则,做细心父母。父母要意识到自己的粗心,开始对生活中的事情和孩子变得细心。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东西都在固定的摆放位置、做事要从一而终、做事要多想想避免丢三落四。对于生活中存在的危及孩子安全的因素要认真排查,对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多伤心。如果出现了粗心的行为,父母要及时反思;面对孩子指出的问题,父母也要诚挚地接受,承认自己的错误行为,做好补救措施。4、让孩子承担粗心的后果,惩罚孩子。如果对于孩子出现的粗心行为总是不理,那么孩子的坏习惯就不会改正,所以对于孩子出现的粗心,父母要适当地惩罚孩子,让孩子感受一下粗心造成的后果。例如,孩子上学前一天晚上没有收拾、检查书包,忘记把作业带去学校了,父母不要帮孩子把作业送去学校,让孩子给老师批评。这样子孩子在接受惩罚之后,害怕再被老师当着同学面批评,在同伴面前很丢脸,那么他就会记得以后要好好检查书包,不要丢三落四了。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如果孩子出现了粗心的毛病,也不要着急地让孩子马上改正或是给孩子贴上标签,这样子会让孩子变得不自信。父母应该给孩子多一点的耐心,引导孩子慢慢地改正,同时也要发现孩子的闪光点,给孩子鼓励和支持,这样子孩子粗心的毛病就可以慢慢地改正了。我是鲸鱼妈妈,也是3岁宝宝的妈妈,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63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