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这个男人,打开了韩流的大门,如今却迷

北京中科皮肤医院好不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video_bjzkbdfyy/

第一个乘上“韩流”快轮的中国人:逃不掉开路人被遗忘的宿命

上世纪九十年代,韩流进入中国。年韩国电视剧《嫉妒》在中央电视台播出,这是韩剧第一次登陆内地荧屏;年电视剧《爱情是什么》在央视的热播带动了韩国娱乐文化涌入中国并以此为契机逐渐形成韩流。

虽然有了影视剧在亚洲大火的东风,但一大批的韩式男团女团的出现才算以真正巩固了“韩流”的地位。

刚刚进入千禧年的亚洲乐坛,韩流音乐至少就占去了百分之六十的份额,相对于80后追“四大天王”时期的资源短缺导致的内敛含蓄,和韩流正面相迎的90后简直可以说是倾尽了所有来宣泄那份疯狂。

S.M在当年韩国娱乐圈可以说是独一份的大佬,从H.O.T到东方神起,开启的不止是一个韩式男团时代,其中各种套路依旧影响着当今的亚洲乐坛。

一手掌权S.M的李秀满对中国市场庞大的潜力一直都虎视眈眈,在九零年代末期就开始在中国各地悄悄地进行着各种人才选秀。

而韩庚就是他们当年万里挑一选出来的少年,当年11月6日,韩庚以第一个正式在韩国出道的中国艺人身份出现的那一刻,就注定了他将是会被写进历史的男人

一心想借着韩庚中国人身份大份额进军中国市场的李秀满,却在之前没有好好地研究过韩国电视台的条规,导致韩庚在临近上台之前,才被告知只能带着面具演出,13个人的舞台,却莫名像12个人带了一个临时伴舞。

“面具是臭的,好像之前有很多人戴过,但没有办法,成员们都在等我,舞台在等我。”

但也是因为有了韩庚的这一次“小白鼠”的经验,随后在韩国出道的中国艺人才得以幸免,他当年经历的所有坎坷,都在无形之中为后辈们开启了一道道大门。

机缘巧合下,韩庚成为了一个开路人。

虽然有着多年民族舞功底的他,初到S.M舞蹈练习室的时候却根本找不到落脚点,之前的所有在住进练习生宿舍那一刻开始就被迫全部归零,只身一人在异国打拼,不用细说都可以想象那份艰难。

没有前辈的引领,只有后人的追赶,甚至韩庚在练习生期间练舞练到骨折,却整整两个月都不自知。

当后人走着前人开辟的道路,却至今未有一个人正式地表达过什么,这或许就是开路人的宿命,他们留下了路,而开路时流过的血与汗却被岁月这个橡皮擦清理的干干净净。

带着KPI回国:精疲力尽也只是个“外人”

SuperJunior从本质上就是当年李秀满做的一个实验,深知偶像团体套路的他早早地就看穿了快销快赚的本质,所以反正也是出道,那就干脆蹿一个大团,3个人是打造,13个人也是打造。

这个一出道就以人数改写历史的大团,成员构成从搞笑艺人到主持人,从实力歌手到演员,几乎完美地暴露了李秀满想要承包整个鱼塘的野心,你们这群人火一阵子要么过气要么解散,那之后就带着团队人气去侵占别的市场份额好了,反正怎么样,公司都不亏。

所以现在早已名存实亡的SuperJunior,即便各个成员也在不同领域做出了一番小成绩,但大多数成员依然归属于原公司,与其说是根,不如说是牵制,单单从这一点来说,就可以再写一篇《S.M仅凭一个男团就渗透整个韩国娱乐圈》。

在这样一个团队背景下出道的韩庚,从始至终都被迫背着“进军中国”的KPI,所以在正式出道的第二年,就被安排上了出差任务,直到年,才算真正意义上地有了自己的分队SJ-M。

在那个大多数追星物料全靠翻译的时代,韩庚的出现直接开启了新型韩流追星模式,也因为韩庚,无论是S.M还是李秀满第一次在中国有了姓名。

看似终于回家了的韩庚,却依然被公司的各种条款强行限制着,当时的他即便带着团队上遍了所有主流媒体,拿奖拿到手软,看起来风光无限,背后人家依然只是当你韩庚是个外人。

年11月22日,SJ组合在中国上海大舞台举办演唱会时,韩国成员的家人被安排到主席台,而韩庚的家人却被有意无意地安排在舞台最边缘最角落的位置。入座后才发现被区别对待,气愤之下的韩庚和公司力争后才得以让家人有了同等待遇。

一边劳心费力地为公司进军中国到处铺路引流,一边看着其他成员代言影视通告排的满满当当,一边不仅家人被区别对待,连做艺人基本的知情权也从未被给予过。

那时候的韩庚处在一个无比尴尬的境地,回到自己的地盘只能尽地主之谊,却不能享地主之利,在韩国没有外宾待遇,却要接受外宾条款,里里外外都是个“外人”

解约成功后,独自开启“顶流”时代

与其说是“解约”,不如说是出走,之后再谈起那段时光之时,韩庚曾多次在采访中挂泪,说起在韩国发展的时候,深夜不止一次地给国内朋友家人打过“求救”电话。

情绪曾经失控到说出“自杀”。

公司变本加厉的“外人”+“非人”待遇终于压垮了韩庚最后的那根稻草,年12月22日,在做完当天通告后,没有通知韩国公司任何负责人的情况下,韩庚独自坐上了前往丽江的飞机。

无论那是少年的冲动也好,还是筹谋已久的出逃计划也好,但当时年仅25岁的他一定想不到在拥有那么多个“第一人”身份之后,还能再度开启一个“顶流”时代。

年的华语乐坛在经历整整十年辉煌之后,终于在唱片业的衰落以及经济危机的多重打击下,遍体鳞伤,出唱片已经不赚钱了,各路明星都在忙着商演开演唱会,而开启这一时代的周杰伦也在一年前就选择了投奔影视,整个乐坛处于一种群龙无首,甚至有点被网络口水歌曲碾压的状态。

单飞后的韩庚以全新的身份和状态就在这样的背景下“横空出世”了,在这之前,华语乐坛里是没有什么“颜饭”一说,说起自己的偶像那必须都是个顶个的作品成绩,而在这之后,也就是韩庚解约回国后开启的这个“顶流”时代,“颜饭”、“吃了很多苦”、“很努力”这一系列追星术语赶着全民联网时代正式到来。

年的蔡依林也只卖了13万张就已登顶。

而年7月27日,韩庚发行的首张个人专辑《庚心》一经发行就直接打破年度唱片销售记录,这是之前华人歌手之间从来没有过的较量:流量之争。

韩庚当时“顶流”的程度比起现在任何一位“量级选手”都不会输,由他开启的全新偶像粉丝的紧密程度以及带货方式更是一直被模仿却始终还无人超越。

就拿上面提到的首张专辑来说吧,十首歌里的那首《爱的翅膀》初版是庚饭献给韩庚23岁的生日礼物,历时四个月时间制作,作词、作曲、配乐、合唱、录制、后期制作……全部由庚饭独立完成。

这首歌除了手语版本,还有英文、日语、韩语、泰语、德语、等多个国家语言的版本。《庚心》专辑中特别收录了这个重新编曲,由韩庚和庚饭共同演唱的版本。

单飞就达夙愿,却跌跌撞撞失了方向

说起韩庚和前东家解约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S.M一直没有兑现给韩庚当初“演员之路”的承诺。

所以在他正式解约的第二年就接拍了第一部电影,不仅一上来就和吴尊同为男主角,更是顶着高晓松处女作名头的《大武生》;高晓松以多年圈内圈外的商业经验早早地就洞察到了偶像们的带货能力,所以一开始就以“粉丝电影”的中心思想做着铺天盖地地宣发。

可不曾想,这群偶像们的粉丝还无法适应这种全新模式,这部雷声大的电影就这样扑了街。

而之后引发“青春”热潮的《致我们逝去的青春》虽然在韩庚与电影的百度词条依然写着“主演”二字,但成片中的戏份已然被删的所剩无几,甚至直到今日,大多数人都不知道,那部电影居然还有韩庚,这在当年也是引起了粉圈不小的震动。

一再在商业片中受挫的韩庚,开始另辟蹊径,接拍了传说中第一部官方过审的同性电影,为了这部电影,韩庚不仅剃了头,还跟着剧组风餐露宿了无数个夜晚。

既然在商业电影里无法实现名利双收,那至少这样的小众文艺电影能为自己博一份好名声,可惜这部从就说过审,年就已经发布了预告片的电影,却直到才得以不温不火地在国内上映,而那时,一切都已物是人非。

商业片要么扑街,要么不讨好,文艺片差点付水东流的境界,让韩庚很长一段时间都不所措,直到结合了两者的《万物生长》的诞生,才得以看到一丝希望。

自此之后,韩庚就在商业片的路上一去不复返。

男团出道也是当时没有选择的选择,虽然当演员一直是他的夙愿,但却一路坎坷,在多种影视作品的来回徘徊中,不难看出,韩庚把一切都想的过于简单,他把演员作为自己主要的职业规划,却一直没搞明白自己到底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演员。

所以才会一经挫败,就立马转型,再遇风暴,就乱了阵脚,曾经的开路者、引路人后来却自己迷了路。

就像他在最近一期《这,就是街舞》中2连败后说的那句话一样,在拥有了无限可能性的时候,韩庚从始至终都没有意识到自己可以作为一个引领者,而不是一个取悦者。

在韩庚完全没有主观意愿的每一个重要决定后,都无形中为后辈们开启了新偶像时代的大门,更是通过个人经历催化了“养成系偶像”商业链的诞生。

甚至包括他的“迷路”,也可以在后来的归国四子中找到影子。

别人说韩庚糊了,那可能也只是相对而言,就个人成就这一块,他是成功的,从一个寄人篱下的男团成员,转变成了独立发片歌手、票房过亿的演员以及上市公司的大股东。

但设想一下,无论是开路人韩庚,还是紧随其后的受益者们,如果从一开始就能明确自己想要的,就不会被压榨之后,生生地被逼迫成了一个务实主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889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