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部韩国电影《妻子结婚了》,是年的电影。
之所以会注意到这部电影,是因为在简介里看到这是一个关于“一女二夫”的故事。从未看过这种题材的故事,所以一下子就被吸引了。
故事讲述的是女主朱仁雅和男一卢德勋(暂且称作男一,因为他是女主的第一任丈夫,整个电影也是他的心理戏比较多)、男二之间的故事。
男一卢德勋偶然与以前的同事女主朱仁雅重逢并迅速恋爱。但是很快他就发现,仁雅虽然成为了他的女朋友,但还是会不接电话,喝酒到很晚才回来。
朋友告诉他女人结婚后就好了。于是卢德勋就不停地通过各种方法向仁雅求婚。总算让仁雅答应了。
婚后他给了仁雅很大的自由,而仁雅依然和婚前一样喜欢有自己的生活,经常晚归。好在每天都能和她一起,所以卢德勋对这样的生活还是感到满足的。
直到仁雅因为工作要去另一个城市。一开始德勋并不同意,可还是一如既往的拿她没办法,因为太爱她。
于是他们变成了周末夫妻。每周分开五天又重逢,这样不断小别重聚的日子一开始也是给了他们的生活许多惊喜。
直到有一天,仁雅很严肃的说要再结一次婚。德勋几乎要崩溃了。他说:我宁愿你们背着我同居。可在仁雅的眼里,那是欺骗。
德勋甚至跟仁雅提出了分手。可是他还是没办法忘记仁雅。所以无奈的帮助妻子再次结婚。
于是出现了这样的画面,仁雅在两个男人之间。并且他们都知道对方的存在。电影里甚至会有男一把女主送到男二的住所的画面。
后来仁雅怀孕了。德勋很想知道孩子是他自己的还是男二的。可在仁雅眼里,这个问题没那么重要,孩子是他们三个人的。
虽然很想知道,可为了妻子,德勋还是没有去证实。然后孩子出生了。
准备在两家各办一次酒宴。这个时候因为一篇报道,德勋的同事都看到了德勋的妻子和男二的合照,以为德勋和妻子离婚了。
这让德勋愤怒不已。在男二给孩子办酒宴的时候。德勋当众揭穿了孩子的真实身份。仁雅也马上离开了,之后就消失了。
到了这里,我以为故事就差不多结束了。
谁知道,在仁雅消失的这段时间里,两个男人都很寂寞。
最后的画面是仁雅和孩子以及两个男人一家四口一起去看足球比赛,开心的一起生活。
这样的故事情节和结局刷新我的世界观。
历史上有一夫多妻但是没有一妻多夫,所以这个主题特别。
但从剧情的合理性上来看,还是有点玛丽苏了。不管是古装剧还是现实中,但凡一夫多妻,妻子之间必然是有矛盾相互嫉妒伤害的。
这可能和男女角色不同有关。一夫多妻里女人生孩子可能会影响其在丈夫心中的地位。
所以古装剧中我们看到女人之间的斗争少不了让其他妻子们无法怀孕生子。
电影里女主有孩子了,两个男人都很喜欢孩子。而且整个电影几乎没有两个男人彼此不愉快的时候。
在这里,爱情的排他性似乎没有。两个男人甚至惺惺相惜。
真的有这么完美的女人吗?电影毕竟是电影。这是一种理想的状态。一种不可能发生、不可得的情结。
虽然没有完美的女人。但仁雅的确是个非常特别的人。非常矛盾体的存在。
她狂热的喜欢足球,她宿醉不归,但是她又会刻意讨好丈夫的家人。她会做家务。她会撒娇也会坚决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总之,这是一个谜一样的人。
而孙艺珍把这个角色诠释得很好。我们跟随男主的视角发现,她眉眼里全是戏。连生气时嘴巴和眉毛的样子都招人喜欢。
并且看完电影我都没有意识到我曾经看过孙艺珍演的电影。
只是以前听过这个名字。于是去百度了,发现她主演的《假如爱有天意》《我脑中的橡皮擦》我都看过。
可我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居然一点没想起。只能说明孙艺珍的演技太好了,演什么像什么。
虽然孙艺珍演的很好。但是这部是以男一卢德勋的视角来写的。所以我可以看到男一的心理变化,可以理解他的每次情绪的原因。
却始终不明白女主。她想和两个男人生活并不是那么的在情理之中。对比一夫多妻,如果男人想要他的妻妾们和平相处,他必须要在她们中周旋。
而在现代一夫多妻,男人只会想要在有妻子的家庭的同时再偷偷找个小三小四小五。这是完全不同的心理。
至少我是无法理解女主的。
不过男一的心理描写很仔细生动。女主的行为总能引起男一的各种情绪反应。所以面对自己深爱的女人,他的妻子爱上别人,他必须和别人分享妻子,他有挣扎,有纠结,有无奈,有愤怒……
对于故事,可能每个人理解不一样,我在视频网站看到有不少人骂女主。而我把它当故事来读:。
所以,整部电影看下来,我觉得故事主题不错,演员的演技没话说,也特别喜欢对男一的心理描写和女主复杂性格的刻画。
觉得不足的有两点:
1.女主的心理描画可以再清晰一点点,好让人理解她的想法和行为
2.结局可以不要那么大团圆,来个引起人深思的结局好么
虽然我认为电影主题不错,也喜欢对主角的心理描写和复杂性格的刻画,并不是说有多么推荐这部电影。
只是人到了一定年龄,对于事物会怀着一个更包容的心态去面对,能够在复杂中看见纯粹。